反滲透阻垢劑的作用原理
編著:杭州冠潔 編號:202110201306H
反滲透系統是將原水經過精細過濾器顆?;钚蕴歼^濾器、壓縮活性碳過濾器等,再通過泵加壓,利用孔徑為1/10000um(相當于大腸桿菌大小的1/6000,病毒的1/300)的反滲透膜(RO膜),使較高濃度的水變為低濃度水。同時將工業污染物、重金屬、細菌、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雜質全部隔離,從而達到飲用規定的理化指標及衛生標準,產出至清至純的水。
反滲透膜是反滲透系統的關鍵設備,系統長時間連續運行時,水中鈣鎂等離子會不斷析出并在反滲透膜表面附著,形成結垢堵塞膜孔,這樣會影響反滲透系統的出水效率,損壞反滲透膜。
由于反滲透膜比較昂貴,所以在系統運行中,要增加一段加藥系統,在水中投加反滲透阻垢劑,延緩鈣鎂離子的析出和膜面結垢。
反滲透阻垢劑的基本作用
絡和增溶作用:
反滲透陽垢劑溶干水后發生電離,生成帶負電性的分子鏈,它與Ca2+形成可溶干水的絡合物或螯合物,從而使無機鹽溶解度增加,起到阻垢作用。
晶格畸變作用:
由反滲透阻垢劑分子中的部分官能團在無機鹽晶核或微晶上,占據了一定位置,阻礙和破壞了無機鹽晶體的正常生長,減慢了晶體的增長速率,從而減少了鹽垢的形成。
靜電斥力作用:
反滲透阻垢劑溶于水后吸附在無機鹽的微晶上,使微粒間斥力增加,阻礙它們的聚結,使它們處于良好的分散狀態,從而防止或減少垢物的形成。